我們需要一場「建築文化大革命」

邱晃泉律師


居住安全,是每個人最卑微的生存需求。但,「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美麗之島,福爾摩沙,竟成為「不適人住的地方」!

某前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說:「台灣那一棟房子不危險?」「你們(林肯大郡住戶)就當買錯股票嘛!」某前營建署署長時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九二一大地震後,說:「偷工減料不只是中華民國有。」「該倒的就應該會倒。」難怪李登輝總統會說:「夭壽!山坡地房子蓋成這樣,看了就怕!」

海砂屋、輻射屋、危險山坡地住宅、懼震屋(混凝土加水、減磅,樑柱箍筋輕輕采采,沙拉油桶、保麗龍、啤酒罐、垃圾袋混充建材……),到處都是;台灣還有全世界最多的購屋糾紛、建築訴訟。人民的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家庭等等基本人權,備受危害、威脅;更那來某前內政部長常愛宣揚的「免於恐懼」的自由?
「說清楚,講明白」:財團特權炒作房市,阿貓阿狗都當建商,老丙建地濫行開放,偷工減料大行其道,租借牌照見怪不怪,建築跑照關係紅包...這樣亂來的營造環境、如此病態的建築文化,正潛藏著居住危機、預示了建築災難。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八日,陽明山仰德大道別墅群山腳下老式三合院農宅,被上方豪華別墅的駁坎和游池的崩塌、斷裂所帶下的土石流掩理無蹤,全家只逃出十六歲的李姿蒨。同一天出事,以美國最偉大的總統為名的汐止「林肯大郡」,則成為台灣居住建築災難的代名詞。
「林肯大郡」,奪去二十八人生命,倒了上百戶房屋,留下幾百上千蓋在順向、滑動、削山、填谷、地理破壞、水文殘敗的土上的危險建物。那裡,原本是大自然經千萬年孕育生成的青山、翠谷。建商、建築師等,卻在短短幾年之內,讓它、將它翻覆得面目全非。他們的愚蠢、粗暴、自大、貪婪、欺騙、和無知,傷害無辜的住戶,也深深摧殘了山林大地。
有人說,大地在反撲。然而,大地實已被蹧蹋蹂躪得奄奄一息,甚已死去。制止愚行暴虐,已來不及;為受害的山林大地祈安、禱祝,只是應有的謙遜、一點點想像的正義。

住戶的苦痛,也難言喻。窮盡半生之力才買到的住家,竟是危險、可怕之地!善後處理,家園重建,則遙遙無期,都還等待政府的創意與魄力。沒有人文與人權的質素,是使台灣不再美、居住也難安的重大原因。而欠缺人文與人權的關懷,也正使得林肯大郡等居住建築災害,久久難以妥善處理。

「看了就怕」的山坡建築,導因於「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的建築文化。要想看了不怕、住的安心,必須建築界不亂來。畢竟,法之為法,實在於被普遍重視、遵守,而不在於被普遍違反後的依法處理、究辦。建築災難,其實也非法律所能及時解決、通盤善了的。林肯大郡,是個例證;九二一的諸多案件,恐怕亦將如是。那樣的建築文化,若不改變,像林肯大郡、九二一的人禍弊案,還會接連發生。相信,「建築文化大革命」,不是應景口號,而是台灣的迫切需要。

林肯大郡崩塌的第二天,我就到現場,且因緣際會,不久就參與協助住戶善後處理及法律求償事宜。因為這工作,我從聯合副刊讀到林雲閣寫的:「她,遇難前有憾還是無憾?」──陳若曦的乾姊,趙玉蘭女士,祖孫三代四人罹難的故事。他在台灣日報發表的「離譜加離譜」──探究林肯的大地病理,更引起我的好奇(和敬意)。後來認識了林雲閣,知道他對林肯大郡、天母農宅及其他很多山坡建築災難事件的認真關注。

林雲閣的這本「崩塌的人生」,不只是對林肯大郡、天母農宅等山坡建築災難事件的影像與文字的追蹤紀實,也是對人權、人性、人倫與人文的在地的且深刻的觀察敘述。
我沒寫過序。這本書,既豐富,又獨特;對它為序,實非我能力所及。以上幾句,充其量,只是這本書的旁襯話語。

邱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