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接觸 感性訴求---
台北NGO博覽會中林肯大郡組織的形象


除了口水、淚水和行動力展現的街頭運動,我們需要更多專業思維、更多跨社區、跨國界的經驗,去擴大社會參與和影響力,完成家園重建目標


也許是人們慣常把問題簡單化,把有沒有獲得金錢賠償、或賠償了多少金額,當作解決了問題沒有的指標。因此林肯災變發生了三年,林肯大郡災難事件所揭露出來的-地質災害善後缺乏人本考量、危險坡地濫墾濫建、建築技術規則無法確實執行、人民居住安全無法依靠現有法規保障---等問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討論和解決,便淹沒在喋喋不休的政治鬥爭浪潮和腥羶色新聞之中。
參與此次台北市舉辦的NGO博覽會等類型的跨社區活動--在現場播放我們家園災難的紀錄片、裝置藝術及投入住安論壇的發表,在在以更專業的態度與柔性訴求不斷提供思考與對話,期待全社會共同體認地質災害社區重建之困難。

物質重建是心靈重建的基礎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於九二一震災心理重建研討會,邀請拍攝林肯大郡社區紀錄片的居民高淑玲前往座談,會後將會議當天發言內容做成初步摘要刊載於出版手冊中,以下便是摘錄。

高淑玲:
林肯大郡所展現出來的一個災後的過程記錄,是一個非常頑強的生命力的紀錄。就是在非常少的資源之下---尤其是在汐止這樣一個邊陲地區,靠自己的力量去站起來,自己去化解喪親之痛的過程。
災後三年來,我發現,其實重建不僅只是個人的事情,其實牽涉的面向非常廣:包括你的家庭、家族,家族裡的人,怎麼樣去看待受創者,還有就是政府在處理災後復建的一些相關政策,以及實際執行層面有無落實及社會支持氣氛如何。
許多人看見別人遭遇傷痛時,總以為時間會弭平傷口。可是,在我們拍攝紀錄片、接觸到罹難者家屬的時候,田野的發現卻是,事件的預防比事後補救更重要,如果災難不發生,我們就不必用那麼多的心力去做災後問題的防止,可是今天災難一旦發生,就難免會在生命裡面留下一道傷口。而這樣的傷口會因人而異,如何癒合或有沒有辦法癒合,難以預期,我們只能盡人事。
由於林肯大郡位於大台北比較邊陲的地理位置,災變發生不像九二一震災,受災範圍那麼廣大,引起社會大眾那麼多的注意。所以相對獲得的救助資源就比較少,所以其實很多罹難者家屬、受災戶是靠自己進行生活或心靈重建的,像我居住的危險區域上的住戶,為了保命,災後抗爭了很久,社會上許多人都不了解、也不諒解,更別說政府相關單位的態度了。這種情形下,誰會來幫我們---,當然只有自立自強了,雖然災後症候群還是多多少少存在著---。
事實上,物質重建是心靈重建的基礎,今天如果這批人一直沒有離開這個災變的傷心地,災變的因子沒有從生活中去除,夢魘就會永遠存在,存在在生活裡面;即使他們已經很正常去工作了,但是他從來不覺得他的心理在重建,他的生活在重建。
尤其是他〈她〉們還要擔心下雨天、颱風天、地震等災變危險高峰期來臨時,自己會是下一個死亡者。所以拖久了,受不了了,他〈她〉就必須走出來,很大聲的去講他生活裡面的困境是什麼。這也就是大家常常看到電視畫面上,林肯大郡的居民去抗爭的原因。
尤其當生活困境長期下來沒有辦法解決時,便會影響到他們對於「家」的看法,或是人生目標,現實對他們而言就會非常殘酷。
今天非常感激有這麼多的朋友,投入安心扶助的領域,想要對受災者有一些幫助,但是誠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是應該先於心理衛生層面去努力的,這也是我們投入林肯大郡紀錄片拍攝的主因。
現在仍幸運地活著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會在人生裡的浪峰裡消失。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盡量在有限生命裡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把社會裡某些對於受災者、弱勢團體的那種歧視,或者是一些標籤化的社會視野都提出來,看能不能激盪出一些反省。
另外,我想提供一個意見給各位做災後心理輔導實務的朋友參考,那就是從林肯大郡的受災經驗和與在九二一災區朋友們聊天時發現,許多心靈受創的災戶寧願去接受民俗療法而不願去心理衛生中心協談,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害怕被貼上標籤,害怕一進輔導中心就會被當做是神經病,影響到以後的工作或社會地位。所以如果想幫助他們恐怕需要先解決他們的擔心。
而街頭抗爭除了反映災後重建脫離現實的種種問題外,更是一個情緒抒發的出口;藉由街頭的運動去把他心理的不滿講出來,所以我們希望社會大眾下次看到林肯大郡居民在街頭上抗爭,或是九二一的災民在街頭上抗爭時,能多一點寬容與協助,因為那是一個求救訊號啊。